M6(中国米乐)平台-官方网站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米乐M6平台网页版

欢迎光临米乐M6平台网页版!

米乐M6平台网页版

全球时尚环保宿舍家具制造商

做更懂年轻人想要的宿舍家具

宿舍家具定制热线

0752-5957699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常见问题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文章出处:网络 人气:发表时间:2024-06-01 09:44

  管节组成管段下管时,管段的长度、吊距,应根据管径、壁厚、外防腐层材料的种类及下管方法确定。

  4.2.6.1焊条的化学成分、机械强度应与母材相同且匹配,兼顾工作条件和工艺性;

  4.2.6.2焊条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低合金焊条》的规定;

  4.2.7管节焊接前应先修口、清根,管端端面的坡口角度、钝边、间隙,应符合表4.2.7的规定;不得在对口间隙夹焊帮条或用加热法缩小间隙施焊。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图1)

  4.2.8对口时应使内壁齐平,当采用长300mm的直尺在接口内壁周围顺序贴靠,错口的允许偏差应为0.2倍壁厚,且不得大于2mm。

  4.2.9.2纵向焊缝应错开,当管径小于600mm时,错开的间距不得小于100mm,当管径大于或等于600mm时,错开的间距不得小于300mm;

  4.2.9.3有加固环的钢管,加固环的对焊焊缝应与管节纵向焊缝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100mm;加固环距管节的环向焊缝不应小于50mm;

  4.2.10不同壁厚的管节对口时,管壁厚度相差不宜大于3mm。不同管径的管节相连时,当两管径相差大于小管管径的15%时,可用渐缩管连接。渐缩管的长度不应小于两管径差值的2倍,且不应小于200mm。

  4.2.13组合钢管固定口焊接及两管段间的闭合焊接,应在无阳光直照和气温较低时施焊。当采用柔性接口代替闭合焊接时,应与设计单位协商确定。

  4.2.14.2当工作环境的风力大于5级、雪天或相对湿度大于90%时,应采取保护措施施焊;

  4.2.14.4冬期焊接时,应根据环境温度进行预热处理,并应符合表4.2.14的规定。

  4.2.17.3管径大于或等于800mm时,应逐口进行油渗检验,不合格的焊缝应铲除重焊;

  4.2.17.5当有特殊要求,进行无损控伤检验时,取样数量与要求等级应按设计规定执行;

  不得有熔化金属流到焊缝外未熔化的母材上,焊缝和热影响区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和灰渣等缺陷;表面光顺、均匀,焊道与母材应平缓过渡

  深度应小于或等于0.5mm,焊缝两侧咬边总长不得超过焊缝长度的10%,且连续长不应大于100mm

  4.2.18钢管采用螺纹连接时,管节的切口断面应平整,偏差不得超过一扣,丝扣应光洁,不得有毛刺、乱丝、断丝,缺丝总长不得超过丝扣全长的10%。接口紧固后宜露出2~3扣螺纹。

  4.2.19.1法兰接口平行度允许偏差应为法兰外径的1.5%,且不应大于2mm;螺孔中心允许偏差应为孔径的5%;

  4.2.19.2应使用相同规格的螺栓;安装方向应一致,螺栓应对称紧固,紧固好的螺栓应露出螺母之外;

  4.2.19.3与法兰接口两侧相邻的第一至第二个刚性接口或焊接接口,待法兰螺栓紧固后方可施工;

  4.3.1.1管道内壁的浮锈、氧化铁皮、焊渣、油污等,应彻底清除干净;焊缝突起高度不得大于防腐层设计厚度的1/3;

  4.3.1.2先下管后作防腐层的管道,应在水压试验、土方回填验收合格,且管道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

  4.3.2.1不得使用对钢管道及饮用水水质造成腐蚀或污染的材料;使用外加剂时,其掺量应经试验确定;

  4.3.2.2砂应采用坚硬、洁净、级配良好的天然砂,除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外,其含泥量不应大于2%,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1.2mm,级配应根据施工工艺、管径、现场施工条件,在砂浆配合比设计中选定;

  4.3.2.3水泥宜采用425号以上的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4.3.3.1水泥砂浆内防腐层可采用机械喷涂、人工抹压、拖筒或离心预制法施工;采用预制法施工时,在运输、安装、回填土过程中,不得损坏水泥砂浆内防腐层;

  4.3.3.5水泥砂浆内防腐层成形后,应立即将管道封堵,终凝后进行潮湿养护;普通硅酸盐水泥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应少于14d;通水前应继续封堵,保持湿润。

  4.3.4.1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8mm,沿管道纵向长度不应大于管道的周长,且不应大于2.0m;

  4.3.4.2防腐层厚度允许偏差及麻点、空窝等表面缺陷的深度应符合表4.3.4的规定,缺陷面积每处不应大于5cm2;

  4.3.4.3防腐层平整度:以300mm长的直尺,沿管道纵轴方向贴靠管壁,量测防腐层表面和直尺间的间隙应小于2mm;

  4.3.4.4防腐层空鼓面积每平方米不得超过2处,每处不得大于100cm2;

  4.3.5埋地钢管道外防腐层的构造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其构造应符合表4.3.5-1及表4.3.5-2的规定。

  4.3.6钢管道石油沥青及环氧煤沥青涂料外防腐层,雨期、冬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4.3.6.1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宜采用环氧煤沥青涂料,当采用石油沥青涂料时,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当环境低于-15℃或相对湿度大于85%时,未采取措施不得进行施工。

  4.3.6.3已涂石油沥青防腐层的管道,炎热天气下,不宜直接受阳光照射;冬期当气温等到于或低于沥青涂料脆化温度时,不得起吊、运输和铺设。脆化温度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沥青脆点测定法》的规定。

  4.3.7.2玻璃布应采用干燥、脱腊、无捻、封边、网状平纹、中碱的玻璃布;当采用石油沥青涂料时,其经纬密度应根据施工环境温度选用8×8根/cm~12×12根/cm的玻璃布;当采用环氧煤沥青涂料时,应选用经纬密度为10×12根/cm~12×12根/cm的玻璃布;

  4.3.7.3外包保护层应采用可适应环境温度变化的聚氯乙烯工业薄膜,其厚度应为0.2mm,拉伸强度应大于或等于14.7N/mm2,断裂伸长率应大于或等于200%;

  4.3.7.4环氧煤沥青涂料,宜采用双组份,常温固化型的涂料,其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中规定的指标。

  4.3.8.1底漆与面漆涂料应采用同一标号的沥青配制,沥青与汽油的体积比例应为1:2~3;

  4.3.8.2涂料应采用建筑10号石油沥青熬制,其性能应符合表4.3.8的规定。

  4.3.9.1涂底漆前管子表面应清除油垢、灰渣、铁锈,氧化铁皮采用人工除锈时,其质量标准应达St3级;喷砂或化学除锈时,其质量标准应达Sa2.5级;

  注:St3级及Sa2.5级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处理规范》的规定。

  4.3.9.2涂底漆时基面应干燥,基面除锈后与涂底漆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8h。应涂刷均匀、饱满,不得有凝块、起泡现象,底漆厚度宜为0.1~0.2mm,管两端150~250mm范围内不得涂刷;

  4.3.9.3沥青涂料熬制温度宜在230℃左右,最高温度不得超过250℃,熬制时间不大于5h,每锅料应抽样检查,其性能应符合表4.3.8的规定;

  4.3.9.4沥青涂料应涂刷在洁净、干燥的底漆上,常温下刷沥青涂料时,应在涂底漆后24h之内实施;沥青涂料涂刷温度不得低于180℃。

  4.3.9.5涂沥青后应立即缠绕玻璃布,玻璃布的压边宽度应为30~40mm;接头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各层搭接接头应相互错开,玻璃布的油浸透率应达到95%以上,不得出现大于50mm×50mm的空白;管端或施工中断处应留出长150~250mm的阶梯形搭茬;阶梯宽度应为50mm;

  4.3.9.6当沥青涂料温度低于100℃时,包扎聚氯乙烯工业薄膜保护层,不得有摺皱、脱壳现象,压边宽度应为30~40mm,搭接长度应为100~150mm;

  4.3.9.7沟槽内管道接口处施工,应在焊接、试压合格后进行,接茬处应粘结牢固、严密。

  4.3.10.1管节表面应符合本规范第4.3.9.1款的规定;焊接表面应光滑无刺、无焊瘤、棱角;

  4.3.10.3底漆应在表面除锈后的8h之内涂刷,涂刷应均匀,不得漏涂;管两端150~250mm范围内不得涂刷。

  4.3.10.4面漆涂刷和包扎玻璃布,应在底漆表干后进行,底漆与第一道面漆涂刷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4h。

  以夹角为45~60?边长40~50mm的切口,从角尖端撕开防腐层;首层沥青层应100%地站附在管道的外表面

  以小刀割开一辞舌形切口,用力撕开切口处的防腐层,管道表面仍为漆皮所覆盖,不得露出金属表面

  4.4.1.1管及管件表面不得有裂纹,管及管件不得有妨碍使用的凹凸不平的缺陷;

  4.4.1.2采用橡胶圈柔性接口的铸铁、球墨铸铁管,承口的内工作面和插口的外工作面应光滑、轮廓清晰,不得有影响接口密封性的缺陷;

  4.4.1.3铸铁管、球墨铸铁管及管件的尺寸公差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

  4.4.2管及管件下沟前,应清除承口内部的油污、飞刺、铸砂及凹凸不平的铸瘤;柔性接口铸铁管及管件承口的内工作面、插口的外工作面应修整光滑,不得有沟槽、凸脊缺陷;有裂纹的管及管件不得使用。

  4.4.3沿直线安装管道时,宜选用管径公差组合最小的管节组对连接,接口的环向间隙应均匀,承插口间的纵向间隙不应小于3mm。

  4.4.4管道沿曲线安装时,接口的允许转角,不得大于表4.4.4的规定。

  4.4.5.4圆形橡胶圈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自)应力、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用橡胶密封圈》的规定;

  4.4.6刚性接口填表料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宜符合表4.4.6的规定。

  约占承口总深度的1/3,不得超过承口水线里缘;当采用铅接口时,应距承口水线mm

  1.油麻辫直径为1.5倍接口环向间隙;环向搭接宜为50~100mm填打密实。

  4.4.7石棉水泥应在填打前拌和,石棉水泥的重量配合比应为石棉30%,水泥70%,水灰比宜小于或等于0.20;拌好的石棉水泥应在初凝前用完;填打后的接口应及时潮湿养护。

  4.4.8热天或昼夜温差较大地区的刚性接口,宜在气温较低时施工,冬期宜在午间气温较高时施工,并应采取保温措施。

  4.4.9采用石棉水泥做接口外层填料时,当地下水对水泥有侵蚀作用时,应在接口表面涂防腐层。

  4.4.11当柔性接口采用滑入式T形、梯唇形及柔性机械式接口时,橡胶圈的质量、性能、细部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铸铁管、球墨铸铁管及管件标准中有关橡胶圈的规定。每个橡胶圈的接头不得超过2个。

  4.4.12橡胶圈安装就位后不得扭曲。当用探尺检查时,沿圆周各点应与承口端面等距,其允许偏差应为±3mm。

  4.4.13安装滑入式橡胶圈接口时,推入深度应达到标记环,并复查与其相邻已安好的第一至第二个接口推入深度。

  4.4.14安装柔性机械接口时,应使插口与承口法兰压盖的纵向轴线相重合;螺栓安装方向应一致,并均匀、对称地紧固。

  4.4.15当特殊需要采用铅接口施工时,管口表面必须干燥、清洁,严禁水滴落入铅锅内;灌铅时铅液必须沿注孔一侧灌入,一次灌满,不得断流;脱膜后将铅打实,表面应平整,凹入承口宜为1~2mm。

  4.4.16.1管道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4.16的规定;铸铁、球墨铸铁管安装允许偏差

  米乐官方网页版入口

  4.5.2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管刚性接口的接口材料除应符合本规范第4.4.5条的有关规定外,应选用粒径0.5~1.5mm,含泥量不大于3%的洁净砂及网格10mm×10mm、丝径为20号的钢丝网。

  4.5.3管节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裂缝、保护层脱落、空鼓、接口掉角等缺陷,使用前应修补并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4.5.4管座分层浇筑时,管座平基混凝土抗压强度应大于5.0N/mm2,方可进行安管。管节安装前应将管内外清扫干净,安装时应使管节内底高程符合设计规定,调整管节中心及高程时,必须垫稳,两侧设撑杠,不得发生滚动。

  4.5.5采用混凝土管座基础时,管节中心、高程复验合格后,应及时浇筑管座混凝土。

  4.5.8混凝土管座的模板,可一次或两次支设,每次支设高度宜略高于混凝土的浇筑高度。

  4.5.9.2管座分层浇筑时,应先将管座平基凿毛冲净,并将管座平基与管材相接触的三角部位,用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砂浆填满、捣实后,再浇混凝土;

  4.5.9.3采用垫块法一次浇筑管座时,必须先从一侧灌注混凝土,当对侧的混凝土与灌注一侧混凝土高度相同时,两侧再同时浇筑,并保持两侧混凝土高度一致;

  4.5.9.5浇筑混凝土管座时,应留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块,留置数量及强度评定方法应按本规范第5.3.22条及第5.3.23.1款进行。

  4.5.10当柔性接口采用圆形橡胶圈时,其材质应符合本规范第4.4.5.4款的规定,圆形橡胶圈的细部尺寸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

  p——压缩率,铸铁管取34%~40%,预应力、自应力混凝土管取35%~45%;

  4.5.11橡胶圈使用前必须逐个检查,不得有割裂、破损、气泡、大飞边等缺陷。

  4.5.12陶管、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管沿直线安装时,管口间的纵向间隙应符合表4.5.12的规定。管口间的纵向间隙

  4.5.13预应力管、自应力混凝土管安装应平直、无突起、突弯现象。沿曲线安装时,管口间的纵向间隙最小处不得大于5mm,接口转角不得大于表4.5.13的规定。沿曲线安装接口允许转角表

  4.5.14预应力、自应力混凝土管及乙型接口的钢筋混凝土管安装时,承口内工作面、插口外工作面应清洗干净;套在插口上的圆形橡胶圈应平直、无扭曲。安装时,橡胶圈应均匀滚动到位,放松外力后回弹不得大于10mm,就位后应在承、插口工作面上。

  4.5.16当预应力、自应力混凝土管道采用金属管伯连接时,管件应进行防腐处理。

  4.5.17当采用水泥砂浆填缝及抹带接口时,落入管道内的接口材料应清除。管径大于或等于700mm时,应采用水泥砂浆将管道内接口纵向间隙部位抹平、压光;当管径小于700mm时,填缝后应立即拖平。

  4.5.18.1抹带前应将管口的外壁凿毛、洗净,当管径小于或等于400mm时,水泥砂浆抹带可一次抹成;当管径大于400mm时,应分两层抹成;

  4.5.18.2钢丝网端头应在浇筑混凝土管座时插入混凝土内,在混凝土初凝前,分层抹压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

  4.5.19承插式甲型接口,采用水泥砂浆填缝时,安装前应将接口部位清洗干净。插口进入承口后,应将管节接口环向间隙调整均匀,再用水泥砂浆填满、捣实、表面抹平。

  4.5.20水泥砂浆抹带及接口填缝时,水泥砂浆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水泥砂浆配合比宜符合表4.5.20的规定。水泥砂浆配合比表

  4.5.21.1承插式甲型接口、套环口、企口应平直,环向间隙应均匀,填料密实、饱满,表面平整,不得有裂缝现象;

  4.5.21.2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应平整,不得有裂缝、空鼓等现象,抹带宽度、厚度的允许偏差应为0~+5mm;

  4.5.21.3预应力混凝土管及钢筋混凝土管乙型接口,对口间隙应符合本规范表4.5.12及第4.5.13条的规定,橡胶圈应位于插口小台内,并应无扭曲现象。

  4.5.22非金属管道基础及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5.22的规定。非金属管道基础及安装的允许偏差表

推荐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最新资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