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中国米乐)平台-官方网站

是他!讨回了抗战后的唯一一套化工设备|米乐M6平台网页版

欢迎光临米乐M6平台网页版!

米乐M6平台网页版

全球时尚环保宿舍家具制造商

做更懂年轻人想要的宿舍家具

宿舍家具定制热线

0752-5957699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是他!讨回了抗战后的唯一一套化工设备

文章出处:网络 人气:发表时间:2024-07-26 20:28

  侯德榜,我国近代著名的化工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他为我国的化学化工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近代中国化工领域发展萎靡,“侯氏制碱法”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光亮。但今天所讲与“侯氏制碱法”无关,侯德榜的传奇也远不止于此。

是他!讨回了抗战后的唯一一套化工设备(图1)

  1921年春天,正在美国准备博士论文答辩的侯德榜接到了国内爱国实业家范旭东的来信,邀请他毕业后到“永利制碱公司”工作,承担起建设亚洲第一家碱厂永利塘沽碱厂的重任。与范旭东的结缘,开启了侯德榜作为我国近现代民族化学工业拓荒者的跋涉历程。

  M6网页版 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

  彼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我国进口洋碱的来源锐减。人民无碱,只得以酸馍为食;以碱为原料的工厂,倒闭者也十之八九。为此,范旭东在塘沽成功创办久大精盐公司之后,将目光投向了碱业。当时的主流制碱方法苏尔维制碱技术为几个大公司垄断,因此创办碱厂与一般工厂不同,无从购买整套机器,必须自己暗中摸索设计。

  米乐官方网页版入口

  为了使永利碱厂生产出合格的纯碱,侯德榜在实践中苦苦摸索。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苦战,永利碱厂终于在1926年生产出我国乃至亚洲第一批优质纯碱——“红三角”牌纯碱,并在同年举行的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获得“中国近代工业进步的象征”的评语。

是他!讨回了抗战后的唯一一套化工设备(图2)

  1933年,侯德榜以英文写作的《纯碱制造》一书在纽约出版。他解开了苏尔维制碱技术的奥秘,砸断了70多年来苏尔维制碱集团技术封锁的铁链,使这一技术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1934年至1936年侯德榜筹备建设硫酸铵厂期间,其多次奔赴美国考察,准备引进当时先进的设备。侯德榜为此进行了周密的思考与研究,他认为与其花费高昂的代价引进整套设备,不如化整为零。对于简单的设备部件,国内能生产的就交给国内企业。国内不能生产的部件就采取招标的方式,将英、德、美等国企业召集起来,利用他们之间的竞争,压低设备部件的价格。

  就这样在侯德榜的努力之下,他们获得了制备硫酸铵的整套设备装置。而这套装置的零部件来自于英、美、德、瑞士等许多国家的不同厂商,也有一些配件是中国自己制造的,对于这样一套来自“五湖四海”的装备,最后竟能组装成功并安全运转,这不能不说是侯德榜等科学家呕心沥血的结果。

  1936年,南京硫酸铵厂如期竣工并投入使用。第二年2月正式出产了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批硫酸铵,第一次为祖国的农业制成了化学肥料。南京硫酸铵厂设施齐全、规模宏大,能生产很多化工产品。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如此之大,当时引起了日本人的垂涎。

是他!讨回了抗战后的唯一一套化工设备(图3)

  “七七事变”爆发之后,日本正式开始了侵华战争。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南京硫酸铵工厂落入了对他垂涎已久的日本人之手。侯德榜、范旭东等人倾尽全力创办的永利南京化工厂被日本三井财阀吞并。为了研究和生产方便,日本人竟然将整套生产设备拆散运送至日本。

  抗战胜利之后,侯德榜等人终于又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南京硫酸铵厂,但此时该厂早已成为了空壳子。侯德榜在悲愤之余,立刻向国民政府申请,要求向日本追讨被抢走的化工装置。国民政府以产物追讨事宜皆由盟军总司令部处理为由,推三阻四,一再拖延交涉时间。侯德榜等人并未因政府的不作为而退缩,他们在《大公报》发表了《向日本拆回被劫去的硝酸装置》的文章,得到了社会舆论的支持。国民政府迫于压力,只得同意与盟军驻日司令部协商。

是他!讨回了抗战后的唯一一套化工设备(图4)

  米乐官方网页版入口

  为了能够早日接回设备,1947年7月,侯德榜亲赴日本,拜会盟军驻日司令麦克阿瑟,希望能加速事情的进程。当时麦克阿瑟给予的答复是:只能将原来的装置拆走,不能将日本人后来换上去的配件带走等等不合理要求。侯德榜面对麦克阿瑟的无礼和高傲并没有让步,他据理力争,寸步不让。他严正指出:“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反对这样做!譬如说日本拆迁了我们一辆汽车,拆走时能行驶,不论他们更换了轮胎还是其他配件,也总得是一辆能开动的汽车才行。否则我们收回做什么?”

  M6网页版 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

  在侯德榜的坚持之下,麦克阿瑟终于作出让步,下令日本政府将成套装置归还。侯德榜赴日7周后终于圆满而归,但他的心却在流泪:“我们的新机器经过这么多年的折磨,真是憔悴不堪,我已经完全不认识它们了!”

  侯德榜长孙侯盛锽简单直白地解释侯德榜一生的轨迹,这同样也是最能诠释他科学家精神的核心。

  建国后侯德榜也为我国化工事业作出了许多贡献,培育了很多科技人才。1974年8月26日,侯德榜在北京逝世。

  “勤能补拙”、“勤俭立业”是侯德榜的座右铭。当现在的科学家遭遇“卡脖子”技术、华为芯片事件等令自己困惑的问题时,当他们面对现实的无奈不知何去何从时,侯德榜所展现出的爱国、勤奋、节俭、百折不挠等优良品质,一定会给予有价值的启迪。

推荐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最新资讯文章